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工业地产招商 > 正文内容

上海临港奉贤园区-智能制造基地升级扩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admin3个月前 (09-21)上海工业地产招商100

  本项目将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新泉(上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实施,项目选址在临港奉贤园区。本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0,815.60万元,项目建设期2年。本项目拟建设新型产业配套基地,满足上海地区整车客户的Tier0.5 级业务合作需求。

  本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将助力公司加大同整车厂商的协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公司行业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凸显公司规模效应,增强公司智能化、高效化、规模化制造水平,推动公司降本增效,扩能提质。

  (1)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满足客户Tier0.5级合作需求

  传统整车厂商与零部件企业多采取Tier1、Tier2等合作模式,Tier1是将上游材料加工组装形成相关零部件后,再向整车厂供应,在产业链中,整车厂须面对众多Tier1供应商,产业链较长,且影响开发效率和管理效率。

  Tier 0.5级合作模式是通过将大量Tier1供应的零部件进行整合并形成模块化、系统化集成产品向整车企业供应,整车企业只需管理和对接Tier 0.5级供应商,一方面有利于整车厂商提升开发效率和造车效率,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整车厂商精简供应链和降低管理成本,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对Tier 0.5级供应商而言,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整车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需求,提升配套单车价值量,同时也将增强Tier 0.5级供应商与整车厂的合作粘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产品配套供应能力和高效的管理效率,并已完成多项集成整合的模块化、系统化产品配套服务,具备成为Tier 0.5级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与多家整车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在Tier 0.5级供应模式市场趋势推动下,已有多家整车厂商寻求同公司建立新型供应合作。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公司有必要建设满足Tier 0.5级合作要求的新型产业配套基地,推动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为公司未来快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本项目将在上海建设新型产业配套基地,进一步加深同整车厂商的协同配套关系,推动公司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与整车厂商共同成长壮大。同时本项目的建设还将有助于公司抢抓市场发展新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盈利规模,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2)增强上海就近配套服务能力,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

  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强大的就近配套服务能力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汽车零部件市场面临重新洗牌,而具有高技术、高质量、高配套服务能力、高性价比的企业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市场多年,已积累了众多优质的客户资源,而上海是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为进一步推动公司上海业务的扩大,更好的满足上海地区的配套服务需求,公司有必要新建产业配套基地,从而满足上海整车厂商的及时供货需求。

  本项目将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基地,强化公司在上海的就近配套服务能力。本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将提升公司对于上海地区整车厂客户的就近配套能力,进一步加强同客户的密切合作关系,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同整车企业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本项目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业务配套实力,为公司进一步挖掘区域市场潜在客户需求奠定基础。

  (3)扩大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凸显公司规模效应

  近年来,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和全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稳步向好。受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近年来下游整车厂商的配套需求不断扩大,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公司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产品供应能力。同时对于生产制造业企业而言,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率会随之降低。因此,企业通过提升生产规模,发挥规模效应,能有效分摊固定成本,从而降低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放大公司的规模效应优势,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本项目将在上海建设新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供应配套能力,将为公司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同时本项目的产能扩建有利于公司降低单位生产成本,进一步强化公司规模效应优势,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1)广阔的市场需求,是本项目实施的基础

  在后疫情时期,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逐步加快。OIC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014.6万辆、8,26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和5.0%。在我国汽车市场上,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3.8%,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40.8万辆、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6.5%,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2.1%、81.8%。2022年1-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57.1万辆、1,447.7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264.5万辆、1,25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9%、8.3%。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649.5万辆,销量占比仅为7.3%,预计到2025年,销量将增长至1,800万辆,销量占比将提升至20%。而根据EV Tank预计,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00万辆,占比将达到50%左右。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59.5%和157.5%,市场渗透率为13.4%。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一步加快,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2倍,市场渗透率达到22.1%。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猛增至 31万辆,同比增长近304.6%,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5%。

  综上可知,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的逐步消退和在全球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市场消化基础。

  (2)上海地区集中的客户群体和市场需求是本项目实施的根本

  上海不仅是我国汽车产业重镇,也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聚集区,不仅拥有上汽集团、上汽大众、特斯拉等全球知名车企,还是众多全球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的中国总部所在地。当前,上海市汽车工业正着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同时加快创新转型,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制造产业集群的构建。

  2021年,上海市汽车产量达283.3万辆,同比增长7%,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 10.7%,仅次于广东省汽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 63.2万辆,同比增长160%。2021年,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发展高地,明确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120万辆。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上海市汽车产业的提质升级,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保障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并于三年前设立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前,临港新片区已初步构建成以特斯拉、上汽智己、上汽荣威等整车产业为主题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良好的政策产业支持是临港片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目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不断滚动更新政策,始终紧贴市场主体的需求,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优越的建设条件。综上,上海市庞大的汽车产业配套需求和集中的客户群体,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客户保障。

  (3)强大的技术实力,是本项目实施的技术基础

  公司坚持技术研发为发展先导,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已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强大的同步开发能力、模具自主开发能力和检测试验能力。在同步开发方面,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参与到汽车开发的各个环节,并能自主完成效果图设计、CAS设计、油泥模型制作,到CAE分析、模具工装开发、工程匹配以及试验验证等全部新品开发环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委外研发沟通时间及成本。

  在模具自主开发方面,公司不但拥有模具管控能力,且具备多色、低压、高光、薄壁、气辅等汽车饰件注塑模具的自主开发能力。在产品设计方面,自主模具开发能够结合同步开发对产品工艺进行合理性分析,避免设计的反复进行,从而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增强客户协作黏性。

  在检测试验方面,公司成立实验中心,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实验中心下设15个细分实验室,从感官质量、被动安全、环境模拟以及材料分析等各方面实现对产品的检测与试验,为公司产品性能和质量提供可靠保证。在技术成果积累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拥有专利 99 项,其中发明专利 5项。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将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

  本项目总投资额预计67,874.14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50,815.60万元。

  本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5.91%,税后回收期(含建设期)为7.76年,预期效益良好。

  本项目涉及的项目备案文件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文正在办理中。

  此报告为正式可研报告摘取部分,个性化定制请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h-cfw.com/index.php/post/465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奉贤【悦达新世纪·上海庄园】官方网站—上海庄园欢迎您!【官方唯一指定网站】

奉贤【悦达新世纪·上海庄园】官方网站—上海庄园欢迎您!【官方唯一指定网站】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奉贤【悦达新世纪·上海庄园】官方网站—上海庄园欢迎您!【官方唯一指定网站】   ➤售楼处〢欢迎来电咨询〢提前预约可享内部优惠〢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   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甘肃省新世纪投资控股集团有...

上海近半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上海近半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5月6日,上汽集团发布消息,4月复工复产后,当月销售整车16.7万辆。   5月11日,“格罗壮丽”号滚装船载着4700辆特斯拉汽车驶往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   疫情形势趋稳向好的上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蕞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全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4400多家,占比接近50%,重点工业企业...

总投资66亿元奉贤区重大产业项目开工

总投资66亿元奉贤区重大产业项目开工

  7月1日上午,2022年奉贤区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暨伯杰医疗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奠基仪式在位于奉贤新城的伯杰项目现场举行。总投资66亿元的10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一批新赛道、新动能项目为奉贤经济提质增效再添动力,为在奉企业安心发展再添信心。区委书记李政出席,宣布项目开工并为重大产业项目奠基。区长袁泉出席并主持。   作为“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

布局新赛道总投资66亿元的10个项目上海奉贤开工

布局新赛道总投资66亿元的10个项目上海奉贤开工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日电 (记者 陈静)计划总投资66亿元人民币的10个项目1日在上海奉贤区开工。   据透露,10个重大产业项目分别布局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智能网联等新赛道以及核酸、快消品等热点领域,项目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强、发展前景广,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建成将在提升产业能级、拓展产业空间、强化创新引领等方面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

2022年3个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验收名单公示(2020年立项)

2022年3个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验收名单公示(2020年立项)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年3个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验收名单公示(2020年立项)   现对验收通过的2020年立项的“奉贤区企业技术中心”、“奉贤区工业强基项目”、“奉贤区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项目”3个产业技术创新专项的75个项目予以公示 ,名单如下:...

2022年奉贤区工业强基项目公示

2022年奉贤区工业强基项目公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年奉贤区工业强基项目公示   依据奉经[2022]26号—《奉贤区工业强基专项实施细则》的文件精神,经专家评审评估,认定先锋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的研发项目为2022年奉贤区工业强基项目专项,具体名单公示如下:...

53个产业、城建项目齐开工总投资超170亿元奉贤投资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53个产业、城建项目齐开工总投资超170亿元奉贤投资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今晨,中车交通双创基地项目在上海奉贤区白庙港畔奠基开工,这是今年疫情以来奉贤着力引进的137个重大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综合税收贡献将超过每亩150万元,预计销售额超过100亿。同步开工的还有其他52个项目,涉及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各方面,投资总计超过170亿元。   今年年初,奉贤区已有84个项目集中开业、开工、开租,年产税计划超过22亿元。当天开工的5...

凸显产城融合奉贤新城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凸显产城融合奉贤新城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凸显产城融合 奉贤新城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凸显产城融合 奉贤新城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奉贤新城转入大规模开发建设实施阶段,产城融合凸现新动能、新活力、新赛道,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积厚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