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误会南京了其实整个长三角都在支持安徽
然而,一些网友在文章评论区质疑南京“心向安徽”,认为其规划偏向芜湖、马鞍山、滁州,忽视了江苏其他城市。
其实,南京的跨省合作并非特例,江苏多个城市也在帮扶安徽。而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乃至传统大区中心城市,既被寄予带动省内发展的期望,也要在更大格局中发挥作用。
不止南京,整个长三角都在帮扶安徽
南京与滁州、马鞍山、芜湖的紧密联系常被热议,但实际上,江苏多地都与安徽城市建立了帮扶合作关系。
据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市3个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分别帮扶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8个市。其中南京结对帮扶滁州,苏州结对帮扶阜阳,徐州结对帮扶淮北。
苏州实打实把企业搬到阜阳。立讯精密工业 (安徽) 有限公司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安徽栎玛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达产后可新增5000吨精密金属压铸年生产能力,安徽华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电气制造项目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5亿元以上。这些企业都是从苏州搬过去的。阜阳2024年在苏州招商23个项目,总投资66.5亿元,东微电子半导体、苏州仁溪仪表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徐州交通建设向淮北倾斜。加快建设徐淮阜高速公路、徐淮快速通道,推进永城—淮北—徐州观音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徐州轻轨S4号线与淮北连通。开通两市城际公交。2023年帮扶工作计划中还确定了8大领域深入交流、拓展合作,制定10个方面37条具体任务。
除了江苏三市,其它领任务的城市有浙江杭州、宁波,以及上海闵行、松江、奉贤。
可以说,长三角“有头有脸”的城市都在帮扶安徽。因此,上述这些合作并非“江苏吃亏”,对帮扶城市而言反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南京既要辐射省内,也要融入国家战略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其发展逻辑不能仅局限于“省内帮扶”,而应从更高维度理解。
历史与地理决定南京必然跨省辐射。
南京自古就是江南中心,长江下游重要枢纽,其影响力自然覆盖皖东。南京都市圈(含马鞍山、滁州、芜湖等)早在2000年就已规划,并非近年才“偏向安徽”。
上海带动苏州、杭州带动绍兴,核心城市势必溢出资源。南京若只盯着镇江、扬州,反而会限制自身发展空间。与安徽合作,能增强南京在长三角的话语权。
去年工信部公布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3012家,江苏独揽711家遥遥领先。省会城市中,南京数量超越了广州。江宁区率先成为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突破百家的区县。
过去五年,江苏省从外省吸引了超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迁入,其中南京数量占一半。
工信部公布的蕞新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中,南京13家企业上榜,居全省头部、全国第四。
南京还是中国头部个荣获“中国软件名城”称号的城市,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已超8000亿元,位列全省头部、全国前列。
而这只是经济层面。交通层面,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等均强化了与苏北、苏中联系。创新层面,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全省输送人才,多所高校在省内建立校区,使得省内兄弟城市有了985、211高校。
真正的“省会担当”,不是搞省内“平均主义”,而是让南京更强,从而带动全省。
南京要扛起“省会担当”,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尽管南京在跨省合作上有其合理性,但省内部分城市的“不满”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一是对苏北、苏中的辐射仍需加强。对省内交通存在短板,宁淮城际尚未通车,到连云港、盐城的高铁仍需绕行。产业协同不足,与苏州、无锡的产业联动不如上海—苏州紧密。
二是省内向心力待提升。南京都市圈跨省合作受关注,但省内都市圈(如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进展较慢。部分省内城市认为南京“重外轻内”,需更平衡发展策略。
三是自身经济结构需优化。新兴产业竞争力方面,相比苏州(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合肥(新能源汽车、量子科技),南京的支柱产业(石化、钢铁)面临转型压力。人口吸引力方面,需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而合肥已先一步进入千万人口大市行列。
南京“跨省合作”不是问题,如何“内外兼顾”才是关键
南京与安徽城市的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不应被简单理解为“背离江苏”。但作为省会,南京也需更主动对接省内兄弟城市,在交通、产业、政策上增强省内协同。
真正的“省会担当”,不是“二选一”,而是让南京成为更强的枢纽——既能带动江苏,又能辐射皖东,蕞终提升整个区域竞争力。
未来的南京,应当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既做江苏的“领头羊”,也做跨省合作的“桥头堡”。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开幕
跨越山海!江西与大湾区,何以双向奔赴?
新一轮“抢人大战”赢家?中部再下一城
明明还有亲属 遗产为何收归国有?
小区物业撤场停电梯有居民每天爬30层楼 街道回应
信贷助力提振消费背景下 银行业寻求零售业务破局
经济大省挑大梁 如何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开幕
8个走私洋垃圾犯罪团伙人员被判刑
河北乡村通过“一扇小门”走向大江南北
问道崆峒人次创同期新高道源圣地建国家级度假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