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工业地产招商 > 正文内容

我首座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启用

admin7个月前 (12-04)上海工业地产招商100

  11月30日22时25分,这是中国值得铭记的时刻。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发射场点火起飞,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该型号火箭的首飞,也是我国首座

  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几年来接连不断。就在今年,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点火升空,首次实现国内商业航天公司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不久前,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将15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

  随着大航天时代的来临,从业者正直面挑战,迎来一个充满生机、冉冉向上的行业。

  我国已有四座航天发射场,这次为何要突出“商业”,建造新的发射场?

  先看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共实施67次航天发射,位列世界第二,其中商业发射有26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6%。今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超2.3万亿元。

  我们正走向更加广阔的太空时代。渐趋密集的发射频次,催生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国内现有的航天发射场,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等,主要承担太空探索、国家科研等重大任务,商业航天往往会排在相对次要的位置,面临资源紧张等问题。

  机会落到了海南文昌。这里纬度低,距离赤道相对较近,有利于发射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且文昌周围是大面积海域,不经过人口稠密地区,便于未来发展火箭回收产业。这个总投资40多亿元的商业发射场,一号、二号发射工位的规划能力是每年发射16发。

  此次同步亮相的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同样来头不小。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火箭全长约62米,采用二级构型设计,是我国首型4米级运载火箭,也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蕞大的单芯级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少于12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少于6吨。

  作为长征家族新成员,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采用“三平测发模式”,可进一步缩短火箭在技术区和发射区的工作时间,提高发射准备工作效率。

  航天属于高投入、高门槛行业,以往更多的是“国家队行为”。但近年来这一传统格局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开始涉足航天业。背后一大驱动力在于,商业航天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的价值。

  卫星应用广泛,主要覆盖通信、遥感和导航三大核心领域。随着应用的延伸,现有的卫星数量已经无法满足增长的需求。比如,6G网络构建需要卫星组网的助力,在海陆空交通运输、精准农业、智慧城市等方面,对导航卫星的需求也很大。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起步较晚,但行业潜能正加速释放。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发射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头部有上海国盛集团的标志。作为国有资本运营的公司,国盛之前参与投资了中国商飞、中国航发商发等民用航空领域的“链主”企业。上海国盛集团表示,将借着长征十二号首飞成功的东风,进一步推进商业火箭的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相关产业链多集中于上游星箭研发和制造领域,对中下游的关注度不足。同时,卫星应用市场还没有打开,尤其是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盈利模式仍需探索优化。目前,政府层面正释放出更为积极的信号。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今年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也纷纷推出计划与政策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在航空航天领域布局多年的上海,去年发布《上海市促进商业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闵行区计划打造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商业航天产业园,力争到2026年,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2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在中大型商业火箭、液体火箭发动机、卫星平台及载荷、卫星应用终端领域实现一系列技术突破。可以预见,在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商业航天进入群星时代,正迎来加速度。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sh-cfw.com/index.php/post/11961.html

标签: 闵行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闵行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产业园-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介绍

上海闵行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产业园-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介绍

  上海闵行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产业园-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介绍   园区简介: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占地面积3.5平 方公里,西区拓展1.14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约4.6平方公里。闵行开发区重点聚焦高端装备智造、生 物医药、新材料和人工智能板块,按照上海市2035总体规划,园区作为本市重点产业基...

闵行信息公开-闵府发

闵行信息公开-闵府发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闵行区产业布局规划方案(2018—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当前,闵行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新一轮发展面临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历史性机遇,以及内生动力不断增...

力争创建亿元楼15幢!闵行这里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力争创建亿元楼15幢!闵行这里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闵行区各街镇、工业区正在就做好“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工作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全面查找问题,及时拿出举措,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发展的瓶颈难题,切实化解一批影响安全的风险隐患,彻底治理一批影响城市安全的隐患顽症,防范化解重大事故和有严重社会影响的事故,有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近日,虹桥镇党委书记范丽春一行走访了利丰集团,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

上海闵行严把产业园区“出入关”从严统筹疫情防控

上海闵行严把产业园区“出入关”从严统筹疫情防控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上海闵行严把产业园区“出入关” 从严统筹疫情防控   央广网上海8月31日消息(记者韩晓余 见习记者严晓瑜)8月31日,上海市举行第23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李锐表示,产业园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是疫情防控的重...

上海闵行近几年发展怎样?还荒么?

上海闵行近几年发展怎样?还荒么?

  满满的农村既视感,不过整个上海除了法租界那一带稍微有点质感,其他都有点破败不堪的感觉   众所周知,上海有名气的学区几乎都是在内环内的。   然而,上海却有两所著名的一梯队,小学却是处于外环之外的,而这两所著名的小学所处的板块也是整个上海外环之外房价蕞贵的地方。   闵行的房价是比较贵的,一方面,上海一直都有地倾西南的说法。另一...

找工作不费劲!以“就”换“芯”情系“闵”生

找工作不费劲!以“就”换“芯”情系“闵”生

  促就业、稳就业,闵行人社有一款“神器”   2022年6月,闵行区“易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上线   全方位破解“找工作难”企业“招工难”   企业、个人、人力资源服务商等主体共同参与   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一站式招聘服务   目前,“易就业”平台吸引1000多家企业入驻...

上海闵行一举推出12万余亩产业用地18家企业集中签约落户总投资238亿元!

上海闵行一举推出12万余亩产业用地18家企业集中签约落户总投资238亿元!

  6月14日上午,闵行区招商服务中心举办“2019年招商资源推介大会”,一口气对外发布新增的810亩商办用地和1.2万亩存量转型用地,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吸引了各方关注。会上,闵行区与腾讯超竞、万达集团、苏宁集团等18家意向企业举办了现场集中签约仪式,预计总投资额达238亿元。   这次推介会共推出14幅商办用地,其中商办综合用地12幅,商业用地2幅,总面积约8...

同频产业升级上海万科打造城市更新的“闵行样本”

同频产业升级上海万科打造城市更新的“闵行样本”

  在南部科创中心的优势带动下,位于闵行南部“大零号湾”创新创业集聚区的开放式街区正在加速建设,打造开放共享的城市科创生态空间。未来五年,大零号湾区域将建成200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充分释放高校和周边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建设“环高校的科创带”,进一步打造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科创街区,让更多的科创企业在大零号湾茁壮成长,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闵行大显身手。   “十四五”规...